大佰嶼石窟的石材規格和石材顏色與安平橋均吻
1111
長達兩千多米的安平橋,其橋墩、橋面、護欄均由石頭筑成,每塊橋板從4.5噸到25噸不等,整座古橋歷經千年風雨,至今保存完好。建造橋梁的大量石頭采自哪里,如何運送、安裝等問題,史料缺乏記載,一直是個未解之謎。
而在離安平橋最近的一處海島大佰嶼上,沿岸分布著不少巨型石窟,里面留有大量古代采石活動的痕跡,其石眼、規格,甚至石頭的顏色,與安平橋上的巨型條石驚人吻合。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安平橋石材來自圍頭灣內大佰嶼或金門島的說法。
日前,安海、水頭等地的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成員,經過幾個月的前期考證,認為修造安平橋的這些石頭并不是采自金門,而是來自晉江圍頭灣內的大佰嶼。
近日,記者隨文史工作者上島踏勘,了解虛實。
[Page]
產量規格:沿岸石窟連綿數公里
一條臨時租來的駁船從南安石井碼頭出發,載著探險隊與記者一行十幾人,迎著海風,駛向大佰嶼。
去年年初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曾組織過一次大佰嶼實地考察,初步認為那里就是建造安平橋的重要采石場。
產量:大佰嶼曾是超級采石場
登上岸,從碼頭處開始,只見一大片巨型石窟綿綿不絕,人工開采痕跡明顯,整個大佰嶼簡直成了一座超級采石場。
南宋初修建的安平橋,長達五里,為中古時代世界上最長的梁式石橋。據初步測算,整座安平橋包括橋欄、橋臺、橋頭堡等建筑物,約需石材45000立方米。
“從大佰嶼的石窟規模,可以想象當時采石場面之大和產量之多,完全可以滿足安平橋的石料需求。”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成員陳飛虎說,古代陸地交通不發達,建設大工程時,采用水上運輸居多。
規格:石材規格與安平橋吻合
在大佰嶼峭壁和海灘間的巨石上,分布著不少整排矩形的小石孔。每排石孔少的有5洞,多則逾10洞,羅列整齊,有不同程度的風化現象,這是古人采石留下的“鑿眼”。
仔細觀察這些“鑿眼”,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成員、《五里橋》雜志執行編輯顏呈禮說,同一石體相鄰上下兩排“鑿眼”間隔,多數在七八十厘米,這與安平橋現存的一部分橋板厚度吻合。
而一些排列“鑿眼”的長度不一,都是順著巖石天然紋理開鑿的,“這也是古代采石效率高的體現,這樣的石料開采出來后,運到工地,基本不用再經雕琢,就可以直接安裝了”。
色澤:石材顏色紋理同于安平橋
“經初步比對,安平橋石頭的顏色和紋理基本都可以在島上找到,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。”去年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上島考察,特地從島上不同位置的石窟窿中取出六種石樣,帶回去與安平橋石頭進行了比對。
“島上巖石色澤多樣,而且石頭硬度很高,質地良好,十分適合建橋修路。”石頭行家李瓊水介紹,泉州地區的石頭硬度“百石”(大佰嶼)數第一。
運輸:利用潮汐送石入灣
“每條石料重達數噸,最大的有25噸之巨,在古代陸路運輸不發達的條件下,利用海潮漲落的浮力來運送這些‘大家伙’,是最好的辦法。”對于海上運送巨石的辦法,顏呈禮提出這樣的設想。
石窟外就是海,出石時,修建一處船塢,利用漲潮海水浮力,把巨石架上運輸大船,運往安海灣。“這樣既省力又方便,確是古代人巧妙利用自然力與科學原理的明證,這也是能證明修建安平橋取材于此的最有力證據”。
后續:文物地質專家將上島研究
“這只是我們初步調查的結論,可能不大準確,但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和專家的重視。”顏呈禮說。
就此,泉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負責人黃真真表示,考慮把“安平橋巨石來源”作為課題來研究,近期打算組織文物保護、地質勘探、歷史檔案等相關部門的專家、學者,上島現場調查研究。
而在離安平橋最近的一處海島大佰嶼上,沿岸分布著不少巨型石窟,里面留有大量古代采石活動的痕跡,其石眼、規格,甚至石頭的顏色,與安平橋上的巨型條石驚人吻合。民間也一直流傳著安平橋石材來自圍頭灣內大佰嶼或金門島的說法。
日前,安海、水頭等地的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成員,經過幾個月的前期考證,認為修造安平橋的這些石頭并不是采自金門,而是來自晉江圍頭灣內的大佰嶼。
近日,記者隨文史工作者上島踏勘,了解虛實。
[Page]
產量規格:沿岸石窟連綿數公里
一條臨時租來的駁船從南安石井碼頭出發,載著探險隊與記者一行十幾人,迎著海風,駛向大佰嶼。
去年年初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曾組織過一次大佰嶼實地考察,初步認為那里就是建造安平橋的重要采石場。
產量:大佰嶼曾是超級采石場
登上岸,從碼頭處開始,只見一大片巨型石窟綿綿不絕,人工開采痕跡明顯,整個大佰嶼簡直成了一座超級采石場。
南宋初修建的安平橋,長達五里,為中古時代世界上最長的梁式石橋。據初步測算,整座安平橋包括橋欄、橋臺、橋頭堡等建筑物,約需石材45000立方米。
“從大佰嶼的石窟規模,可以想象當時采石場面之大和產量之多,完全可以滿足安平橋的石料需求。”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成員陳飛虎說,古代陸地交通不發達,建設大工程時,采用水上運輸居多。
規格:石材規格與安平橋吻合
在大佰嶼峭壁和海灘間的巨石上,分布著不少整排矩形的小石孔。每排石孔少的有5洞,多則逾10洞,羅列整齊,有不同程度的風化現象,這是古人采石留下的“鑿眼”。
仔細觀察這些“鑿眼”,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成員、《五里橋》雜志執行編輯顏呈禮說,同一石體相鄰上下兩排“鑿眼”間隔,多數在七八十厘米,這與安平橋現存的一部分橋板厚度吻合。
而一些排列“鑿眼”的長度不一,都是順著巖石天然紋理開鑿的,“這也是古代采石效率高的體現,這樣的石料開采出來后,運到工地,基本不用再經雕琢,就可以直接安裝了”。
色澤:石材顏色紋理同于安平橋
“經初步比對,安平橋石頭的顏色和紋理基本都可以在島上找到,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。”去年安平橋歷史文化研究會上島考察,特地從島上不同位置的石窟窿中取出六種石樣,帶回去與安平橋石頭進行了比對。
“島上巖石色澤多樣,而且石頭硬度很高,質地良好,十分適合建橋修路。”石頭行家李瓊水介紹,泉州地區的石頭硬度“百石”(大佰嶼)數第一。
運輸:利用潮汐送石入灣
“每條石料重達數噸,最大的有25噸之巨,在古代陸路運輸不發達的條件下,利用海潮漲落的浮力來運送這些‘大家伙’,是最好的辦法。”對于海上運送巨石的辦法,顏呈禮提出這樣的設想。
石窟外就是海,出石時,修建一處船塢,利用漲潮海水浮力,把巨石架上運輸大船,運往安海灣。“這樣既省力又方便,確是古代人巧妙利用自然力與科學原理的明證,這也是能證明修建安平橋取材于此的最有力證據”。
后續:文物地質專家將上島研究
“這只是我們初步調查的結論,可能不大準確,但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和專家的重視。”顏呈禮說。
就此,泉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負責人黃真真表示,考慮把“安平橋巨石來源”作為課題來研究,近期打算組織文物保護、地質勘探、歷史檔案等相關部門的專家、學者,上島現場調查研究。
聯系我們
靈璧縣漁溝鎮AAAA地址公園
公司電話:15650896677
公司手機:15650896677
聯系微信:a15650896677